市司法局党委班子召开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
强壮的农民工与农二代们进城之后,既不能融入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
然而,这3年期间广义货币却增加了37.65万亿,而另一方面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内外其他金融研究机构的数据均表明,近些年来中国广义货币和狭义的流通速度在下降,货币乘数也在下降。可是,到现在又有几位经济学家能真正明白,从2009年到2011年,中国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量并不很大。
一方面,经历了30多年超过9%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增速已显下移迹象,而发现新的经济增长源泉,已成了中国政府新领导人乃至社会各界所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国内外许多经济学界的同行、朋友、学生乃至财经界和媒体界的人士对这一组文章还是比较认同的,其中一些文章和观点也曾为一些政府决策层人士所认可和赞赏。十八大一结束,新上任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大后所举办的第一次政治局学习会上就明确地说: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具体说来,要从制衡政府的征税权和财政支出要受到人民代表的立法机构的制衡与监督开始,构建起公开、透明、民主和法治的政府财政预算制度。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考虑修改中国的预算法以及宪法中有关政府征税权的条款,明确把政府征税须征得纳税人代表的同意以及政府每一笔预算支出都要经纳税人选出的代表审议批准这类保护纳税人权利的条款写进预算法和中国宪法。
到2011年末,中国的广义货币则达到85.16万亿元,3年净增了37.65万亿。中共中央十八大报告一方面写入了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德国最根本的成功是把这部宪法当回事。
事实上,德国并不止两个政党,德国有很多小党,小党发挥了独特的制衡作用。20世纪20年代后,大家觉得市场之手失灵,需要政府的另外一只手来发挥作用,但这个时候德国的弗莱堡大学有一帮法律背景的经济学家,他们提出了不同东西。1966年社民党上台之后出现了一个伟大人物,这个人叫卡尔?席勒,这个人把凯恩斯主义引进到德国,但并没有将其意识形态化去推崇,只是当成手里的一个工具来用。另外,任何一个警察不可以随便登门企业,除非受到邀请。
另外联邦制国家意味着每个地区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自己,如果一刀切做事永远做不好,联邦下面有州,中国翻译叫州,但原文叫国家(State),国家里照样有总理、有宪法,什么都有,州管的是经济、文化、治安、警察。唯一例外是德国大学不允许宣传纳粹思想,这是因为德国过去太疼了,觉得纳粹思想太可恨,所以不让宣传。
在德国办企业不需要批准,只要备案,只要把章程写好就行。德国的领导人,特别是企业领导人有强大的前瞻能力,这是中国很多企业家所不具备的。他们认为问题症结是市场缺乏秩序,市场的失灵是缺乏秩序造成的。但这个党的制衡作用很厉害,它跟哪个党结盟哪个党就执政,反哪个党哪个就完蛋。
德国人的前瞻意识表现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对大事的把握之上。第二,德国《基本法》第20款规定,德国是一个民主的、社会的联邦国家。后来被媒体报道出来结果是丢官。在德国办企业不要发愁,政府除了两样事情之外不会管你:第一是税收管理,什么东西可以做,但不能逃税。
联邦德国之所以民富国强,是因为有清醒的人指引着国家,同时国民也非常理智。现在的保险制度是德国创造的,虽然最早的《济贫法》是16世纪英国颁布的,但那是有选择性的,即有困难的人才适用,而真正具有普遍性、让全体人适用的是德国人发明的。
德国法律规定,超过12个人以上的企业必须组成企业委员会,在12个人以下的企业不用。所以德国在方方面面把漏洞给补上,补上之后官员真的是官不聊生了,确实是找不到任何借口往口袋里揣点钱。
除德国之外,凯恩斯主义在西方主要国家得到广泛的认可。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一次跟企业家吃饭,之后立马有媒体质问,总理是不是用国家的钱请客吃饭,总理慌忙把单据拿出来贴在网上,说是自己出的钱。笔者的很多朋友公司在在瑞士边上的小国列支敦士登注册,那个国家只缴纳7%的个人所得税,其他什么税都没有,全国2.8万人只有3个人失业,还是不想干活的,有钱不用工作。美国老百姓很富,但政府很穷,不得不向其他国家借债。第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是德国成功的保障。而且德国国家财政支出不打任何折扣,因为财政首先要有预算,年底有决算,少了一分钱就要小心你的乌纱帽。
大家认为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即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是必不可少的。19世纪李斯特的重商主义,直到后来的历史学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强调国家的作用。
第二是牛奶,牛奶是欧洲人必喝的东西,一升0.18欧元,也有0.25欧元的,0.3欧元的。我的德国朋友写信给我,我一看地址是乡下,就可以断定这家伙肯定有钱,如果是城市里的就不一定。
孩子的第一要务是玩得开心,其次是教一些基本的常识。奥妙在那儿?因为500人以下可以来辩论、吵架的,可以针锋相对。
左翼党上台之后也要找一个中间平衡点,平衡点一方面是原来联盟党说的中间点到前苏联计划经济之间往左又移了一小步。第四类,民富国穷,典型的藏富于民,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多数人不要冒险,只希望按原来的套路走。瓦尔特-欧肯,还有弗兰茨-伯姆、威廉-罗普克等几个人提出一套理论和学说,这套理论学说就是弗莱堡学派。
德国另外一个主要政党是联盟党。民富国强的奥秘德国的成功源于三大因素:第一,二战后美国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
1959年之前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计划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其目标是实行社会主义。作者介绍:杨佩昌,从事欧洲经济政策与中欧贸易研究,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倡导者。
虽然奥地利学派与弗莱堡学派不尽相同,但两者都属于新自由主义的范畴,而且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德意志人的理智思考。但在1972年之前席勒就告诉全体国民不要往社会福利国家道路走得太远,可那个时候所有的政党包括他自己所在的党都说要建设福利国家,为什么?因为在上世纪70年代的国际大潮之中,社会福利国家如火如荼的在欧洲建立起来,尤其在英国,瑞典,芬兰,挪威等国越走越远,现在都往回收,德国的政治家保持理智,很清醒,这与得当的思辨能力有关。
德国从1998年起德国社民党施罗德上台之后做的一件事就是削减社会福利,包括现在的政府都在做这个事。这对他们来说太不可思议了。德国人是怎么看待马歇尔计划的呢?他们说,马歇尔计划给西德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让德国活了过来。在德国,总统是象征性的,是议会选举出来的。
那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已经超过了德国,国家越小越富裕。买书在德国很贵,一本书大约30~40欧元,也就是300~400元人民币,所以一本书如果在德国发行3000~4000册就不错了,能卖到5000册以上就算得上畅销书。
这个时候就看出德国人民非常厉害了,他们要开始纠偏,因为总是一个党执政不太好,换一个其他党执政看看,这时候给了社会民主党一个机会,原来是基民盟,右派政党沿着右边往前走,人们觉得往这条路走下去,慢慢的会偏得更远,因此要扳过来,于是换了另外一个党,这个党在左边,扳了一点回来,这意味着德国大部分时间在中间道路上行走。全世界有四类国家:第一类,民富国强。
德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不教太多东西的。你知道是怎么铺的吗?一颗一颗石子拿来研究,摆放在哪儿比较好,然后像一个艺术品那样搁在某个地方。